21世纪经济报谈记者 叶麦穗 近期香港保障市集因分成险演示利率下调而激勉市集简单关注,为了锁定高收益,不少内地住户“打飞的”专程赴港签单,部分中介也借机营销, 带火了一波香港保障购买潮。然则火热背后,也充满了风险,7月30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对于购买境外保障的风险教唆称,近期境外保障产物热度上升,但其中藏匿诸多风险。捏牌机构、保障从业东谈主员超出业务限制,宣传、推介、销售或组织安排购买境外保障机构产物,均属于罪人非法行为。
赴港投保关怀升温
河北金融监管局提醒强大金融耗尽者,境外保单不受我国境内法律保护,投保境外保障产物存在汇率或外汇计谋变化、保单收益不笃定、理赔资本高、维权难度大等诸多风险,耗尽者应高度警惕,严慎对待。
“如确有需求,请通过正当渠谈购买保障,切勿参与‘地下保单’等非法交游,严慎对待以‘高收益’为卖点的投资型产物。”河北金融监管局强调。
因香港保障具有产物计议无邪、保障全面、收益较高档特色,比年以来一直是部天职地搭客赴港第一站等于直奔保障公司,香港保障也一度被称为金融“土特产”。
2024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投保627.98亿港元,比2023年同期(589.71亿港元)增长6.49%。其中,第一季度投保156亿港元,第二季度投保141亿港元,第三季度170亿港元,第四季度161亿港元。
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保费,占据全港新单保费(2,198亿港元)的29%,近三分之一 ,十分于每3份新单中就有1份来自内地访客。
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高涨,主要由毕生寿险和储蓄寿险的需求带动。以新单保单数统计,两者整个占比62.1%,其中毕生寿险占比58.5%,储蓄寿险占比3.6%。
2025年以来,这一趋势不绝加码。据香港保障业监管局公布的数据,本年一季度全港新造保单保费达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1%,创下2001年以来的季度新高。
不外,内地访客新造保单统计情况并未公布。对此,香港保监局示意,该局正全面检视非土产货保单捏有东谈主投保贵府收罗的限制及准则,在完成这项责任前不会发布相关内地访客的分项统计数字。
需要讲解的是,7月1日起,香港保监局将分成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不少中介借重炒作高利率“终末的窗口期”,偶然正逢暑期,“打飞的”投保的内地住户大排长龙。
北京排排网保障代理有限公司总司理杨帆告诉记者,香港保障行为群众化资产确立的器具之一,其诱骗力不成否定,但其风险也需要审慎评估。紧要关注汇率波动风险,香港保单多以好意思元或港币计价,汇率波动可能径直影响保单价值和将来收益。其次犀利保证收益终端的不笃定性,储蓄分成型产物的非保证部分高度依赖保障公司投资推崇,市集与利率波动可能导致本色收益低于演示水平。再者是法律与计谋风险,香港与内地在法律体系、监管计谋上存在各异,投资者需熟悉香港保障端正,同期关注两地计谋变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举例外汇管制计谋、税收计谋等。虽然,产物条件复杂性及长期锁依期带来的流动性拘谨也需纳入风险框架。
赴港投保看准七件事
针对一系列风险,香港保监局提醒内地访客“赴港投保7七件事”,包括:切身赴港购买香港保障、不与无牌东谈主士商酌、径直向保障公司支付保费、切勿与中介东谈主条约回佣、了解产物的特色及风险、属意索赔事宜、意识香港保障业的规管等。
据悉,当今香港保障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保障公司的直属代理东谈主,只代理单一公司的产物;另一种是第三方经纪公司,持重签约险企的产物销售,不论是公司照旧产物皆不固定。
香港某大型险企的销售东谈主员刘明对21世纪经济报谈记者示意 ,出问题的罪人约略无牌中介,多是和第三方经纪公司配合。“近似中介和内地的金钱公司、信赖公司,以至一些小的银行进行配合,通过内地的机构获得‘转先容’的客户,然后客户再通过香港的第三方经纪公司和险企进行签约。正常的直属代理东谈主签一个保单的事迹提成一般是首年保费的20%操纵,而第三方经纪公司则达到60%。这就提供了第三方经纪公司‘招是搬非’的空间,不错给客户返佣,约略提供来往香港的机票和货仓,引导客户购买香港保单。”
形成事迹提成各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方经纪公司的运营方式一般是“一脚踢”,公司和险企商定一个基本的销售额度,日常不占用险企的东谈主员和办公处所,是以不错承袭更高的事迹提成。
刘明以为,罪人中介是典型的“劣币断绝良币”。“这种中介像是‘二谈街市’,等于把客户卖了两次。保障是一个格外的金融产物,干事周期很长,干事内容复杂且专科,要字据客户的需求定制。好多客户在购买的时分,对产物一知半解,以至十足不了解,购买之后,发现分辩适,约略急需费钱,需要提前退出时,就发现亏损惨重。”
对于这种行为,香港保监局昨年示意,“对无牌销售捏零容忍作风。”从事香港保障的推选或销售,关系保障中介东谈主必须捏有香港保障中介执照。字据香港《保障业条例》,无牌销售保障触及刑事罪过,已经定罪,最高可判处幽囚两年及罚金100万港元。
据先容,近期,香港保监局和廉政公署配合,打击可疑无牌跨境销售的行动;并对中介东谈主不妥处理或挪用保费、提供失实的保障见地,以及不妥处理客户投保和续保央求等个案进行跟进探望。
河北金融监管局说起的“地下保单”问题,事实上由来已久。
2024年10月,广东金融监管局下发《对于开展罪人销售境外保障产物、非法跨境投保专项处置责任的见告》,对广东全辖(不含深圳)开展罪人销售境外保障产物、非法跨境投保专项处置责任。
因内地住户赴港投保火热,寰宇政协委员罗卓坚此前在寰宇两会上对于鼓励跨境保障通的提案中忽视,仿效债券通及沪港通等模式,让香港保障公司在大湾区以试点风景销售产物,分阶段试点销售不同类型保障产物。
国度金融监管总局在其官网修起示意,讨论到内地与港澳地区的保障市集在法律体系、监管轨制、机构管制、产物计议和销售、耗尽者判辨等方面存在较大各异,市集风险易交叉传染,现阶段径直开展跨境保障通试点的时机尚不熟悉。

包袱剪辑:秦艺